Odyssey to the West

Slice The Cake

Odyssey to the West

Odyssey to the West 的概念如同一部金属乐形式的灵魂史诗,围绕一位朝圣者(The Pilgrim)的精神旅程展开,他踏上西行之路,试图寻找神的存在与生命的终极意义。乐队用极具戏剧性的旁白、沉重的金属核编排,以及大量古典和民谣元素,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叙事宇宙。主唱 Gareth Mason 的朗诵风格独树一帜,介于吟游诗人与剧场独白之间。

Zenith

Bleed From Within

Zenith

Zenith 的确是这只苏格兰金属核乐队巅峰之作,或者说展现了一个正处于巅峰状态的乐队应有的状态。我一直认为 Bleed From Within 是在 Lamb of God 的 groove、In Flames 的旋律感、和 Architects 的现代感之间构建起的一座桥梁。他们融合了不同子流派的精华,创造出一种即凶猛又富有情感、既技术性强又具备大气磅礴感的独特风格。

Hymns in Dissonance

Whitechapel

Hymns in Dissonance

Whitechapel 的第九张录音室专辑标志着乐队重回 deathcore 本源,无情且有深度。与前作中的内省与旋律化风格不同,这张专辑进入了一个更黑暗的叙事之中,以一位恶魔邪教领袖的疯狂堕落为核心。主唱从低沉的咆哮到尖锐的高音展现了极广的声域,完美诠释了专辑的阴暗主题。

Lonely People With Power

Deafheaven

Lonely People With Power

Sunbather 带来的震撼记忆犹新,这是一张充满挑战与反叛的专辑。封面采用明亮的粉色设计,与黑金属漆黑阴冷氛围完全背道而驰。风格上也是,将黑金属的尖锐与绝望,嫁接到 shoegaze、后摇滚甚至 dream pop 的感性氛围中。在经历了更偏向shoegaze风格的 Infinite Granite 之后,新专辑回归更为激烈的金属根基,既满足了老牌金属乐迷的期待,也吸引了新听众的耳朵。

The Dormant Stranger

Disarmonia Mundi

The Dormant Stranger

在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沉寂之后,意大利旋律死亡金属二人组 Disarmonia Mundi 带着第六张专辑回归,继续与 Soilwork 的 Björn "Speed" Strid 合作,仿佛一切都是最初的样子。包括他们典型的高速旋死风格,唤起旋死黄金时代的回响。唯一可惜的是混音水平并没有随着时间沉淀而提高,听感有点平淡而且压缩感略强。不过瑕不掩瑜,对老粉丝来说依然是一部圆梦之作。

Haze

Fluxion

Haze

希腊制作人 Fluxion(本名 Konstantinos Soublis)自 90 年代以来一直是 dub techno 的重要人物。新作 Haze 延续他标志性的氛围与极简风格,同时融入爵士与电子元素。专辑在冥想般的低语与温暖、富有情感的旋律之间游走,展现了他对声音叙事的成熟掌控。

Nothing

Darkside

Nothing

Darkside 是 Nicolás Jaar 参与的音乐项目,比起他自省和抽象的个人音乐风格,Darkside 更注重律动和即兴演奏。新专辑在保持他们标志性黑暗、层次丰富的美学风格的同时,朝着更具流行色彩的方向发展。

Evolution

Skyharbor

Evolution

Daniel Tompkins 在 Skyharbor 这支由印度吉他手 Keshav Dhar 发起的计划中贡献了生涯里最佳的表现之一。相比他在 TesseracT 中更具技术性、富有棱角的演唱风格,在 Guiding Lights 这张专辑里,他的表现更加自由且富有层次,而且给他带来了最多奖项

Vor

Yagya

Vor

欣然看到冰岛制作人 Yagya 回归他早期的 dub techno 风格,专辑分为春季(Vor)和秋季(Haust)两个主题,捕捉了换季时分的微妙情绪,适合在北京忽冷忽暖的日子里找到一种平衡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