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derick Leeuwenhart
Sterrenlichaam
《星体》是我近年来少有的实体书购买体验,实在等不及电子版上架,结果偏晦涩的后半部分还是等到上线才啃完。小说的核心设定是一具巨大到足以停驻采矿船只的外星生物尸体,形似鲸鱼与星球的混合体,体内充满复杂组织与神秘反应。正如《索拉里斯星》那样,原本清晰的任务逐渐变得扑朔迷离。
《星体》是我近年来少有的实体书购买体验,实在等不及电子版上架,结果偏晦涩的后半部分还是等到上线才啃完。小说的核心设定是一具巨大到足以停驻采矿船只的外星生物尸体,形似鲸鱼与星球的混合体,体内充满复杂组织与神秘反应。正如《索拉里斯星》那样,原本清晰的任务逐渐变得扑朔迷离。
《尼安德特人三部曲》构建了一个令人着迷的平行世界设定:尼安德特人没有灭绝,反而进化出了高度文明,与我们的智人世界形成鲜明对比。小说不仅借科幻的外衣探索技术与伦理,更用两个物种的对照揭示人性深处的问题:暴力、隐私、信仰、自由意志。在对比中,人类社会的习以为常被剥开,读者被迫重新思考何为「文明」。
当基因编辑使人类能力超越自然界限时,个体的身份和人类的定义将如何变化?Blake Crouch 的紧凑叙事风格,以及聚焦于记忆、时间和身份的主题,使他的作品频频被改编成电视剧,比如在 Apple TV+ 上的 Dark Matter。
来自同一作者,比起 飓光志 在设定上更加 high concept 的一个系列。小说的核心是独特的魔法系统——熔金术(Allomancy)。这种魔法允许特定个体通过摄入并燃烧特定金属来获得超凡能力,其中能够燃烧所有金属的人被称为迷雾之子(Mistborn)。
作为三部曲的序章,整本书只讲了四个人的故事,用了 72.8 万字的篇幅,我花了 15 个小时津津有味地读完。我其实对冷兵器战争没什么兴趣,但整体昂扬的基调,以及暴风肆虐和魔法回归的奇妙设定,读起来一秒钟都没感到无聊。
首先读库的标题和封面都十分雷人,但我也不太建议去啃原著,因为它对科学和理论的关注超过了对叙事的关注。小说探讨了数字永生和意识复制带来的伦理和生存问题,它对未来技术及其对社会和个人身份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引人入胜的展望。
对一草一木慢慢构建整个世界的故事的喜爱,超过了构思精巧但匆忙进入主题的那些。巴别塔是个这样的故事,虽然前戏从尺度来看漫长到足以令人绝望,但读起来却有哈利波特刚入学的新鲜感,尤其佐以「人见人爱」的种族主题,更是从第一眼就埋下了不安的种子。
一瞥六十年前的日本风土人情顺便附带一份「如果不小心穿越了该如何发家致富」的生存手册,今年读得最津津有味的小说。